專題文章
第104站「建興寺」佛寺巡禮
Post Update by 小編 on 2020-12-09 16:35:31

104站「建興寺」佛寺巡禮
清朝道光十四年(1834)歲次甲午水底寮三村村民所公建的天公廟定名為建興宮。咸豐二年(1852),水底寮三村村民不幸遭受瘟疫侵襲,每日皆有多人感染瘟疫死亡,全村村民萬分可怕民心恐惶,無辦法可除瘟疫之際,大家受普唵佛祖指示,結隊步行誠心到大岡山超峯寺,恭請觀世音菩薩金身回村遶境後,受神通廣大佛法無邊的感應,驅除平安,始得平安,回復平靜,全村村民大家歡喜,感謝觀音菩薩驅除瘟疫,即決議留住該觀音菩薩金身在村中鎮守,受萬人崇拜,成為全村公眾的菩薩,所以即進駐建興宮公眾的天公廟,而變成觀音菩薩的公廟。

 
民國三十四年(1945),台灣光復後,該廟因為地勢低窪,每逢降雨便遭淹水之苦,廟舊又破損,所以大家都說有「廟底無廟蓋」,於是鄭德壽,鄭簾,蕭江,王諒,楊水得等人發起,向全村樂捐發動三村村民做公工,填土盛高二公尺,重建現有的廟貌,重建完成後改名為建興寺,聘請王進福為廟公早晚燒香點火。

 
民國四十四年(1955),蕭江,王諒二人求得當時三村村長、議員等同意寫聘書,親身到高雄打鼓岩元亨寺聘請釋善因法師進駐建興寺為住持兼管理人。善因法師年輕時畢業日本京都中央佛教學院。善因法師進駐建興寺後,即興建兩側禪房、功德堂及廚房,成為正式佛教宗林的寺院,他又對教育熱心,盡力教授本地青年子弟學習經文讚韻,早晚誦經拜佛,為佛教發展,堪稱為地方誦經的祖師。
 

民國四十七年(1958),雕造五尺高十八手觀音菩薩及一丈二尺高韋馱護法二天將聖像。民國四十八年(1959),再添造兩邊的十八羅漢聖像。民國六十三年(1974),建興寺誦經團團長邱添丁,副團長林石虎等人發起,再雕現在鎮殿的九尺高觀音菩薩善才良女聖像完成。

恭請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隆道和尚臨孝開光,安座典禮後,建興寺住持善因法師設有每月兩次定期佈道講經說法,普渡眾生離苦得樂。民國七十二年(1983)正月再以新台幣二十餘萬元增建寺前鐵厝三十四坪為拜亭,民國七十六年(1987)十月開工,以壹百萬元鐵筋混合水泥建築三層高樓寮房,四個月完成工程,給寺眾遷入安居。
 
建智合十。嗡嘛呢唄美吽。
屏東縣枋寮鄉中華路26
  • 本文標籤:
回應本篇 ▼
姓名(*必填)
信箱(*必填)
網站

拖動滑塊驗證